2007年12月27日

我豬肉佬,何嘗不想成為偉大舞蹈家?

如果真要問我會為了什麼犧牲自己,大概就是這樣的東西吧。

「我豬肉佬,何嘗不想成為偉大舞蹈家?」

人類心靈的靈性的成長,是個美麗的東西。

電影「少女小漁」就是這樣的感覺:當小漁換一個環境,離開他男朋友身邊時,我彷彿看到一束花店送來的花苞終於放進花盆,花朵因為自行吸收甘霖而茁壯,綻出原本不存在的紅瓣,不存在的可能性。這畫面真是breathtaking。

為什麼豬肉佬只能做豬肉佬?

在一個擁有尊嚴的社會,行行出狀元,如果真的是立志要做豬肉佬,那又何妨?問題是出在「何嘗不想」這四個字。

這四個字,何等觸動心弦。

是什麼樣的社會讓人在有選擇機會時,夜夜笙歌、不知今夕是何夕,live like there is no tomorrow? 讓人以感官享受痲痹自己?無意識中消弭自己可能性,迷失於人海中,讓人於中年回頭時,只能感嘆︰「何嘗不想!」

是什麼樣的社會讓豬肉佬只能從小看著自家的豬肉鋪,讓眼睛曾經發光發熱的小男孩小女孩,在跟隨父母打掃大樓,在昏暗家中當忙洗碗、帶五個弟妹的途中,逐漸黯淡癡呆,唯有看到醬爆時,重重陰影才照出一片光,讓人吶喊「何嘗不想!!」

「何嘗不想!」

Amartya Sen,一位1998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印度人,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不是為了讓社會能夠到東區七棟新光三越消費的人越來越多,也不是讓百萬跑車取代街上的TOYOTA,更不是讓你可以升等坐享美食與尊嚴的飛機頭等艙。而是,讓每個「何嘗不想」的豬肉佬,在街頭上消失,在最高榮譽國標舞蹈,黑澤(Blackpool)國際競賽中意氣風發。

每個人都應該要有這種可能性,就算達不到,就算沒有才華,但是有這樣的可能性,並且,知道自己要什麼。

讓人擁有最多的機會,是什麼樣的社會?
有營養的食物、乾淨的空氣、清淨的水,有醫療的資源。
街上的路輪子可滾、腳可走、盲人手杖可點;
捷運的欄杆,兒童抓得到,老人靠得了。
書店的剪刀有左撇子用,沒有手?可以買得到腳指頭專用。
可以接受各種教育,擴充自己的心靈空間,走出閉鎖的房間,
認識世界之繁,宇宙之大,人心之深。
讓眼睛裡的熊熊烈火,永遠燃燒。

咦,好熟悉,這不是禮運大同篇嗎?

「人不獨親其親,
不獨子其子,
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
幼有所長,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甚至超過禮運大同篇,讓老友有所成,壯有所成,幼有所成...

台灣,是否可以成為一個讓街上所有的「何嘗不想!」全部消失的社會?

反過來看自己,如果不讓自己成為一個可以讓社會變成這樣的人的話,那是否以後,也只能夠「何嘗不想」?

你的「何嘗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