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7日

從Starkbucks看台灣文化

作者:許舜斌
日期:5/7/2007

前一陣子在北京故宮開了一家Starbucks,這事情引起了熱烈地討論,主要爭論在於Starbucks的風格與傳統中國文化是否相容,而很多人主張Starbucks破壞了故宮原有中國式的美感,所以主張Starbucks要從北京故宮遷出。這個事件上,大陸許多人把焦點放在文化被侵略,西方文化入侵中華文化角度來看這一件事情。相較之下,台灣對於連鎖店毫不保留的接受態度,這是否對的嗎? 但所有的討論都建立在一個大中國主義與崇尚西方文化這兩個對立點之上,我想背後有更深一層的問題,而這架構卻模糊這問題。我認為Starbucks作為一個連鎖店,對於文化帶來的衝擊,確實是我們所需要去思考,但我們是否有問過Starbucks店面本身確實有自己獨特的氣氛,讓許多人一再想去?

Starbucks在美國事實上被視為一個沒有文化的連鎖企業,在許多有人文素養的小村鎮中,是禁止Starbucks開設的。相對地,當地居民反而支持父傳子的傳統老店,主要在於傳統老店讓你覺得有歸屬感,你吃的漢堡、熱狗是獨一無二的。除了居民支持外,對於許多開店的老闆而言,一家店面是以一個永續經營的角度在思考,不只是要賺個十年、二十年,而是希望即使過了一百年這家店還要存在。所以連鎖店被視為資本主義的怪獸, 忽略了文化當中重要的歷史與人文的獨特性,強調的是實用性、便利、舒服,不論何地的麥當勞都是相通樣子,因此連鎖店不斷地侵蝕地方人文環境,所以在許多小鎮中,都有通過法令禁止開設連鎖商店。反觀台灣,把連鎖店代表現在化的象徵,毫不反思考連鎖店所代表的真正意義,使得台灣到處是連鎖店林立,真正具有台灣特色的店面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純粹資本主義的消費模式。

但十分諷刺的,被視為沒有文化的連鎖企業,在台灣卻是最好的選擇,這是因為大家都是崇洋媚外,崇尚西方文化嗎?這可能是部份的原因,但是我認為這反應出了台灣文化最深的問題,台灣文化是空的,在這裡要先澄清兩點。第一,說台灣文化是空的,是指現在台灣文化,先不論由於台灣文化受到國民黨統治,造成整代菁英被屠殺等問題。第二,文化有好壞,許多人主張文化相對主義,但文化相對主義是我所反對的,我認為文化是有好壞之別的,但這不是主張因為不同族群,而造成文化好壞。相對地,第三,我也認為文化是可以改變的。 因此主張台灣文化是空的,是要看清楚我們文化所缺乏的東西,而不是一昧的像大中國主義一般,就認為自己的文化就是最好的,而當有人提出關於中華文化的缺失,就被認為是文化侵略。

回過頭來看,Starbucks在台灣社會中,確實提供了一個不錯環境,所以我們有想過為什麼台灣沒有這樣卻屬於自己的咖啡店呢?有人會反駁說,咖啡是屬於西方文化的東西,但如果我們更仔細去檢查生活周遭,我們會發現生活的一切來自西方文化,從民生的衣服、車子、電腦,到塑膠、科學、大學,再到更高階的社會制度、憲法等一切所看得到的都是來自西方文化,真正舉得出來來自東方文化的,大概只有筷子吧。因此Starbucks只是一個起點,讓我們來檢視我們文化問題,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21世紀的當下,西方文化為何可以如此稱霸世界文化,是否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我想最大的原因不在表象上的器物、科技等,而是西方文化思考模式。要不然早在慈禧太后的時候,我們就開始模仿西方的器物、科技,也就是當時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船堅砲利的思考,如果這一套思考有用的話,那麼過了快兩百年的今天,為何西方文化還是稱霸世界?所以我認為是西方文化經過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到後來造成工業革命等,讓西方文化做了整體的改變,因為在十七世紀之前,西方文化確實落後東方文化一大節,但因為這些時期事件的發生,讓整個西方文化在短短的兩三百年之間超越了東方文化。在了解問題所在後,我們要問的是,我們如何做一次台灣的文藝復興跟啟蒙運動?事實上,日本的明志維新就是在追求日本的文藝復興跟啟蒙運動,而日本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值得我們參考。

而很多人會反對說,這樣是崇洋媚外的態度,並且會失去台灣自己的文化。但我想這個反對會成功的唯一可能就是我們只有模仿表象,把西方文化的器物、科技學習起來而已。而在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之下,我們要追求的是一種思考或生活模式,讓我們自己有能力去創新我們的文化,而創新出來的東西也因此絕對不會是西方文化,因為我們有自己獨特的人文與環境。其實這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就如同生物的演化,在任何當下,每種生物都具有其特色,當環境產生改變的時候,生物就會透過演化去適應環境,但卻不會失去自我的特色。而我們所缺乏的就是文藝復興與啟蒙運動所帶來的演化動力。

注:許多想法與概念來自洪裕宏老師,特此感謝他。


Read more!

比參加奧運更重要的事!

作者:簡芃

在奧運火炬來台事件中,台灣主張為了維護台灣的國家主權,避免造成台灣與中國之間領土主權的模糊地帶,奧運火炬應該由第三國進、第三國出,並拒絕被稱為中國台北,否則將拒絕奧運火炬繞境台灣。在中國的打壓下,除了拒絕奧運火炬來台外。我們應該思考1936年納粹奧運的教訓,考慮杯葛北京奧運、拒絕參加。

年來,中國為了舉行2008年北京奧運,投資大量資源在改造北京的市容,並花費大量心力在塑造中國逐漸走向進步、民主、尊重人權的形象。但是,中國在面對 國家內部,卻不斷透過鎮壓、暴力,傷害表達自由民主思想的人民。此外,中國除了協助進行種族屠殺而被國際孤立的蘇丹政府,更設置了九百多顆以台灣為目標的 飛彈。這些證據不就顯示中國所塑造的美好形象只是虛偽的表面嗎?國際認為給中國機會舉行奧運,可以幫助中國走向民主與進步。讓中國舉辦奧運真的能幫助中國 走向民主、進步嗎?或許1936年的納粹奧運可以當作我們的明鏡。

1936
年的柏林奧運由希特勒的納粹政府所主辦。納粹政府在當時因為迫害猶太人及傷害人權,而被國際所孤立並否認其政權之合法性。納粹政府為了得到國際的認同,極力爭取奧運的舉辦權。在當屆奧運舉辦前四年,便有許多國家和人權團體因為納粹政府嚴重傷害人權而發起對納粹奧運的杯葛,也有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組織呼籲猶太人運動員拒絕參加當次奧運。但是,在美國以「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為理由,宣布美國將參與當屆奧運後,許多國家便紛紛宣布參加當屆奧運,使納粹奧運得以舉行。在奧運期間,納粹政府不但花費大量心力將柏林營造為一個和平、尊重人權的城市,也頒發大量獎項給猶太人運動員。所以在當屆奧運後,許多國家不但對納粹政府卸除心防,更為了補償之前對納粹政府的不信任而提供納粹政府許多協助。此外,不理猶太人組織呼籲而參加納粹奧運的猶太人運動員,也因為在奧運期間備受納粹政府尊重並贏而許多獎項,所以也在奧運後大力宣傳納粹政府對猶太人的尊重,一掃國際間對納粹政府的不信任!但是,這一切假象在奧運結束後兩年破滅!1939年,納粹政府在贏得國際許多協助後,開始大量屠殺猶太人,將大批猶太人送入集中營進行各式殘酷、違反人性的試驗!

1936
年納粹奧運對台灣和國際不就是最好的明訓嗎?給中國機會舉辦奧運,讓中國有機會塑造良好形象、並讓更多資源流入中國,或許不是讓中國走向民主、進步的最好方法,反而給中國有更多資源、力量去傷害人權。

此外,從1936年納粹奧運的例子,國內以「政治歸政治,體育歸體育」來回應奧運火炬來台事件是不攻自破的。因為政治和體育是無法分開的,就像在奧運火炬來台事件中,中國將台灣稱為中國台北及境外,就是最明顯的政治考量。更何況 奧運是國家之間的比賽,台灣的運動員是代表台灣這個國家參加比賽,而非以個人名義參賽;若主辦單位不尊重台灣是一個國家,我們何必為了參加比賽而接受羞 辱。歷史上已有太多因敵對國家舉行奧運而拒絕參加的例子。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與尊嚴而杯葛奧運及拒絕奧運火炬來台,不但不會損害國家形象及邊緣化台灣,反 而會贏得國際的重視與敬佩,更會在歷史上留下美名!所以,台灣應該正面回應中國的打壓,為了維護國家的主權,對2008年北京奧運提出杯葛!


Read more!